《诗经》中有“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的记载,它将土方与治理洪水的大禹联系在了一起。《楚辞·天问》中也写道:“禹降省下土方”甲骨文中,除了有 “王省土方”、“伐土方“,“征土
方”等多处战争记录外,同时还有“贞卜土方贝与不贝”的记述。郭沫若他推断说:“土方距殷京(今河南安阳)约十二三日之路程,每日平均行程八十里计,已在千里之下,则土方之地望在今山西之北部。”可能推断距离太远了一点,但在山西一带基本没问题。
“土“就是“涂“,所以土方就是大禹的妻族涂山氏,禹妻有“九尾狐“的称呼,这应该是同那族的图腾有关,九尾狐同九头鸟一样是说某族

有前后左右九个分支,同分配田地(井田制)和行军有关。“狐“就是“胡“,古月,“土“也就是“兔“,这些都是同拜月亮有关的。土方既然是夏的亲家,同商朝不大友善也合情合理
土方又称为杜氏,在周朝还是个重要的族,周宣王因为不公平地杀害杜伯,引起了一些动乱,还有流言说他打猎看到杜伯的鬼魂所以暴毙。晋范宣子接见鲁国客人叔孙豹时说:“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很替自己的祖先骄傲。
豕韦氏被商汤征服那时居住在河南濮阳附近,而陶唐是在山西的,周成王封弟弟为晋侯就是在唐地,而陶寺的新石器时代遗迹显示山西很早就有了阶级社会。陶唐氏就是尧族,是尧做了涂山族女婿后产生的。禹也是做了涂山女婿产生夏后氏。涂山氏也就是同黄帝通婚的蜀山氏。从嫘祖发明养蚕的传说看,蜀山氏是玄女族的一个分支,其产生支族有的从山东河南迁移去其他地区有些故事说禹的妻子就是女娲或嫦娥,这是因为她是夏族的女祖而。女娲嫦娥都是各玄女族对女祖的统称,不一定是个人的名字。所以有关女娲嫦娥的故事的年代都是不很肯定的。